1. 首页 > 保险

平安福保险怎么样,平安人寿“平安福”退保损失为何如此大?





“平安福”退保?第一次刷到这个消息没太在意,后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跟风——发帖的越来越多,跟帖评论的更多,搞的我这个“老人”一头雾水......。如果是当年的智盈人生万能保险,我还可以理解(因为它后期的保障成本真的很高),但是“平安福”的确有点看不明白了。在这里,我善意提醒广大投保人:一切以退保为理由的交流都是耍流氓行为,包括保险公司(据说保险公司主动要求退保的歪风又吹起来了,大家注意警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平安福”到底是不是到了必须要退保的地步?由于文章比较长,为了方便阅读分成两部分,同步推送:

第一部分,主要讲解健康险专业知识,解释为什么“平安福”退保损失大?也为第二部分“平安福”产品分析提供理论支持,所以对时间充裕的朋友,尤其是对健康险专业知识没有基本概念的朋友先阅读此文。

第二部分,分析“平安福”产品的优缺点,评估科学合理的处置方式,即是否要退保?如何退保?退保的风险和损失有哪些?很多内容需要借助本文的理论知识。

你为什么要退保——请评论区留言!

保险业流传一句话:没有不好的保险产品,只有不适合的投保人。无论哪种退保,说到底就是该产品的设计与投保人的需求不符。因此,是否要退保的核心就是——为什么要退保(即你的保险需求)?无论如何,看到别人都退保,所以我也要退保是一个很愚蠢的行为!

就“平安福”而言,此时此刻本人的大脑有点空白——看到了很多退保“维权”,但是没见到一个“充分且必要”的退保理由,取而代之的是谴责退保遭受的巨大损失。所以再次请已经退保或正在“踌躇满志”的朋友在评论区留言告知。本人在此承诺,但凡评论区留言的人,本人必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

退保理由是个性化,无法有针对性分析,今天我们就“本末倒置”,从退保损失开始分析平安人寿的“平安福”!

健康险的痛——“平安福”退保为什么那么大损失?

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平安福”退保损失大,而是健康险(重大疾病保险)退保损失大。公平的讲,相较之下平安福退保损失还算小的,这是产品类型的特征,而不是平安福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从两个维度为大家解释:为什么健康险退保损失如此巨大?

1、保险定价有三差:利差、死差和费差

利差,简单说保险公司假设投资收益率与实际投资收益率的差额,在理财型保险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换句话说,保险公司是否能盈利,盈利多少就看利差。

死差,要说假设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的差额那就狭隘了,“死差”实际是指保险公司假设的承保风险发生概率与实际承保风险发生概率之差。它是传统保障型产品(健康险、定期寿险、意外伤害保险、医疗保险等)定价的绝对核心要素(财险特征更加明显)。

费差,从性质上讲,理财型保险与保障型保险没有差别,但是从实践上讲,有天壤之别:

理财型保险】 说到底就是保险公司替你进行低风险理财管理,从成本上讲与你个人理财差异不大,甚至大概率有优势,因此费差向来不是理财型保险的焦点。

保障型产品】 以医疗、健康险为代表,销售难度高(即销售成本高),核保成本高(会涉及到体检,历史病历查询及风险评估等),理赔成本高(多次反复的核赔,高风险案件的审查等),健康管理费用(到目前为止,已经成为保险公司必须独立核算的成本,从监管层面上限为保障成本的20%)。因此,费差是保障型产品不可忽视的重要成本。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理财型保险费率再高,不过是“虚胖”,只不过是投保人利益在保险公司的“暂存”,但是保障型产品是一只名副其实的“蓝胖子”——毛密皮厚肉更多,虽然掷地无声,但是抱起来死沉死沉的。所以,理财型产品为保险公司提供的是丰厚的可投资资产;保障型产品提供的则是沉甸甸的保障成本。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保障型产品只要控制好费率和死差,就可以高枕无忧,稳操胜券。当然,曾经我们还有很多分红型的健康险,即提升利差对保障型产品利润的贡献率。现实是,分红型健康险的费率总是遥遥领先于非分红型产品,大量消耗投保人预算,因此备受诟病,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从现实看,医疗水平提升,居民生命周期延长,分红保单持有人受益最大,所以永远不要站在当下去评估未来。

2、均衡费率是根源——风险、成本前置

众所周知,保险产品定价利率有两种:自然费率和均衡费率

自然费率】,保险产品的费率随投保人年龄或职业变化,呈现出来的特征是低风险时费率低,高风险时费率高。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短期健康医疗险、意外伤害保险等。

均衡费率】,顾名思义,就是投保人每年缴纳的保险费相同。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原理其实很简单:均衡费率=整个保障周期内的成本叠加求和/缴费周期(此处只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逻辑原理,实践中会涉及到风险因子或权重,计算比较复杂)。

案例1:自然费率与均衡费率转化案例

下面是一款消费型重大疾病保险的费率表(费率随年龄区间变化,保障至80周岁),投保人购买此产品需按年龄对应的费率支付相应的保险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费率。那么,如何将它转化为均衡费率(以下公式和数据仅辅助大家理解均衡费率逻辑,实践中转化关系比较复杂)?

假设,我们要计算一个30周岁,男性,保障至80周岁的均衡费率:

【第一步】,计算出30周岁男性至80周岁保障成本总计,如表1:

个人编辑,仅供本案例使用

(1)区间总成本=男性标准费率*5(一个区间包含5个年龄段的保障成本)

(2)30周岁男性保障总成本=30-80周岁10个年龄区间保障成本之和=2966元

【第二步】,30周岁男性均衡费率=2966/缴费期间(表2,“费率1”)

个人编辑,仅供本案例使用

【第三步】,修正费率(表2,“费率2”)。

实践中,不同缴费期下费率的设定还要考虑保险公司的机会成本,即保险公司因未能及时收取保险费而增加的投资机会成本,退保机会成本,理赔机会成本,保全机会成本等等。所以缴费期每升级一个档位,投保人应支付的总保险费增加7%-10%左右,覆盖保险公司的相关成本。因此,现实中不会出现费率1中缴费期不同,投保人应付总保险费相同的情况。

案例1 分析:

下表为案例1投保人在自然费率和均衡费率下缴纳保险费所形成的现金流,即年应付保险费,已付保险费累计以及对应年度(年龄)不同费率模式(自然费率与均衡费率)下投保人实际支付总保险费的差额(已付总保险费之差=自然费率已付保险费总计-均衡费率已付保险费总计)

个人编辑,仅供本案例使用

由表3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均衡费率的本质投保人选择以预付保险费的方式,把未来的风险前置,这个风险包含未来的缴费压力,未来被拒保,加费或除外的风险等(投保人49周岁后,至80周岁未付保险费总计为0);

2、均衡费率投保人退保的本质主动放弃自己已经支付的未来保单权益。放弃的利益就是:退保日至期满已被前置分摊的成本,例如:30周岁实际成本为3.5元(自然费率的成本),实际支付成本为160.2元(均衡费率),二者差额156.7元即为投保人支付的未来利益。因此,提前退保必将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且健康、医疗保险费率属于年龄敏感型产品,费率受年龄影响极大,因此理论上保障周期越长,投保人的退保成本越高(尤其是45周岁以后的保障久期)。

特别说明:

(1)医疗、健康保险以及定期寿险,实性保障成本(或者说保险公司未来必须支付的成本,例如死差,费差)占据主导地位,其结果就是已支付费用概不退换(类似旅行社退团,已确认未支付成本也概不退换),因此在均衡费率下投保人退保的损失远超其它理财型保险。

(2)除了风险保障成本,保单的保证现金价值保险公司提前确权的投保人利益(属于投保人的财产权,理赔后可转化),因此也是保险公司的重要成本之一,所以保险产品费率高低与现金价值高低也密切相关。如果两款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基本一致,但是费率有明显差异,则可能体现在保单现金价值上。这一点在港险体现的尤为明显,港险曾经很多保单前3年现金价值为0。

就整个保险市场而言,均衡费率的产品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包括网销平台的产品。即便是纯消费型的短期医疗、健康保险,也多采用区间费率的方式(表1),即区间均衡费率 。因此,投保时一定要与代理人进行充分的沟通,个人一定要做好保险费预算安排,尤其是10年以上缴费期的保单,避免退保遭受损失( 未完待续)。

本文链接:http://www.hainhha.cn/bx/1359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1442716096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