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

什么是低空经济(“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在新疆阿克苏,植保无人机进行棉花的田间管理;在安徽合肥,“空中元宵灯会”让游客发出阵阵赞叹;在深圳坪山燕子湖会展中心,坐进“空中的士”的上班族13分钟后就可抵达福田CBD……低空经济正让生产生活更“立体”。

“低空经济”在今年全国两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低空经济大规模商用还有多远?壮大低空经济如何统筹发展和安全?听业内人士和专家怎么说。

低空域蕴藏大产业

什么是低空经济?据了解,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飞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涉及居民消费和工业应用两大场景。

2021年2月,低空经济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全国两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韩钧表示,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条长,涵盖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各产业;应用场景丰富,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事实上,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蕴藏着大产业:在高层建筑打开窗户收快递,早高峰打“飞的”通勤,吃无人机种的农产品,乘坐eVTOL旅游……低空经济的发展红利,有望在不远的未来惠及每个人。

韩钧介绍,低空经济涉及的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传统通航作业近年均保持稳步增长,空中游览、航空运动、医疗救护等新业态也在加速发展,“根据部分研究机构测算,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中国低空经济相关产业中,无人机产业优势显著。韩钧介绍,2023年,中国注册无人机数量达126.7万架,同比增长32.2%;无人机飞行时长达2311万小时,同比增长11.8%。截至2023年底,中国共有无人机设计制造单位约2000家、运营企业近2万家。“无人机在个人消费、地理测绘、影视航拍等领域应用基础上,应急救援、通信中继、气象探测等应用场景不断被开发,无人机物流已实现规模化应用。”韩钧说。

针对不同场景,《方案》提出,将继续深化通用航空装备在应急救援、物流配送、城市空中交通、新型通用航空消费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吴希明表示,除发展势头良好的城市物流配送外,低空产业还有3个赛道值得关注:“一是绿色城市管理,以小型无人机为平台,开展城市巡检等活动;二是城际智慧交通,以eVTOL等新型航空器为平台,解决民众出行问题;三是大型无人货运,以大型货运无人机为主要平台,解决偏远地区的大型物流配送问题。”吴希明说。

大规模商用还有多远?

今年以来,低空经济迈向商用的步伐持续加快。

从制造环节看,无人机、eVTOL和传统的直升飞机、固定翼飞机生产运营企业都在积极布局低空经济。

1月份,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AG60E电动飞机成功首飞、氢能源动力固定翼无人机完成飞行试验、新一代民用初级教练机AG100首批交付使用。2月份,可搭载5人的eVTOL“盛世龙”进行深圳-珠海试飞,完成全球首条跨海跨城eVTOL航线的首次演示飞行。日前,全球首个吨级eVTOL、峰飞航空科技自主研发的V2000CG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获得民航型号合格证,为规模化商业运营打下基础……根据《方案》,到2027年,中国将围绕通用航空产业链打造10家以上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推动通用航空装备相关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从政府层面看,记者梳理发现,今年有26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发展低空经济作出部署。

广东是国内发展低空经济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城市空运、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应用场景,加快建设低空无人感知产业体系。2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成为全国首部关于低空经济的地方专项法规。

此外,民航局还支持地方设立20个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推动企业在江西、陕西、四川等地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促进低空产业发展。

低空经济距离大规模商用还有多远?

专家认为,中国低空经济已初具规模,但离大规模商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吴希明表示,在低空经济领域,国内还缺乏行业级的发展规划和标准规范。同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示范应用和商业化发展。

“目前全国通航使用低空空域不足30%且未成网连片。同时,国内通航机场数量较少、地区分布不均衡,大部分机场功能较单一,还难以满足多元化服务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说。

让低空飞行器“看得见、呼得着、管得住”

随着无人驾驶航空器数量近年呈爆发式增长,部分低空空域已有些“拥挤”。业内人士认为,壮大低空经济需要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让低空飞行器“看得见、呼得着、管得住”。

要安全,可靠的运行识别机制是关键。2月底,民航局印发《民用微轻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识别最低性能要求(试行)》,为无人机厂商实现产品运行识别功能提供指导,提升微型、轻型、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可靠被监视能力。

韩钧表示,民航局将优化直升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适航标准、审定模式与技术,进一步提升适航审定能力。同时,重构低空飞行的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要发展,功能完善的配套设施是基础。为此,《方案》提出“鼓励地方政府将低空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支持探索推进楼顶、地面、水上等场景起降点建设试点”“推动建设一批智能化、集成型、多用途的通用航空基础设施”“鼓励新建住宅与商业楼宇预留低空基础设施”等举措。

“要解决有限的地面、空域和频谱资源共享共用的问题,避免重复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同时,解决低空飞行器‘看不见、呼不到、管不住’的安全问题,用先进技术促进低空空域进一步开放;此外,还要解决大规模、高密度飞行的安全、效率和成本问题,用数字化手段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认为,应加快建设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立统一标准化的低空智能基础设施。

一些地方正在“统筹发展与安全”方面下功夫。作为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和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浙江省宁波市出台了《建设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完善低空空域管理体系,打造低空安全走廊。

法规标准体系也将臻于完善。《方案》提出,将推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协同发展,包括鼓励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标准研究、协调推动工业标准与适航体系衔接、完善国家航空器管理体系、明确应用场景监管要求等。

韩钧表示,民航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加快推动低空空域改革落地见效。“我们将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或试验基地为基础,推动打造若干低空经济发展的示范区,助力低空经济蓬勃发展。”他说。(汪文正)

本文链接:http://hainhha.cn/gp/479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1442716096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