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股票什么意思,市值超十万亿元的超级赛道来了!碳中和势不可挡
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其中就以“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为节点设置了阶段目标。在此背景下,以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为代表的绿色股票指数发布,引领绿色投资,推进绿色金融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顺利达成。
中证上海环交所
碳中和指数是什么?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指数简称:SEEE碳中和;指数代码:931755)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联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编制开发,基于我国现有的能源结构与碳排放状况,从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出发,对上市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及碳中和管理举措等角度综合评估候选样本,反映的是沪深市场中对碳中和贡献较大的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该指数有1只成分股,成分股涉及两大“候选池”:
➢深度低碳领域(66只):清洁能源与储能、绿色交通、减碳和固碳技术等;
➢高碳减排领域(34只):火电、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化工、建筑等;
行业覆盖广
从行业分布上看,共覆盖33个申万二级行业。根据2022年6月22日Wind披露数据,电力设备行业(电池、光伏设备等)权重占比37%;公用事业、有色金属有较高的权重,占比分别达12.1%和9.6%;建筑材料、汽车、钢铁、石油石化、基础化工等行业也有一定比例权重。
SEEE碳中和指数行业分布(权重占比)
注:数据Wind,行业分类为申万一级行业,截至数据披露日期2022年6月22日,行业数据可能根据指数编制方案调整。
成分股市值超10亿元
整体市值风格偏大盘,对发展确定性更高的行业龙头赋予更大权重。截至2022年6月23日,1只成分股总市值合计超10万亿元,32只成分股总市值超1亿元。其中,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市值超万亿元的大市值公司,以及长江电力、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海螺水泥、紫金矿业、恩捷股份等细分领域龙头公司。
SEEE碳中和指数前二十大成分股情况
数据成分股权重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官网,总市值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6月23日;指数成分股仅供举例,不做个股推荐,并可能根据指数编制方案调整。
中证上海环交所
碳中和指数表现怎么样?
更好的风险收益性价比
截至2022年6月22日,自2017年6月30日基日以来,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涨幅达110.38%,年化收益率达16.61%,相较同期沪深3、中证全指的超额收益,夏普比率等指标更优异,具有更好的风险收益性价比。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与沪深3、中证全指的历史表现
数据Wind,时间:截至2022年6月22日,SEEE碳中和指数以2017年6月30日为基日,指数2017年下半年以及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近四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收益率分别为9.65%、-26.51%、27.35%、68.61%、31.55%。指数历史收益情况不代表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数据Wind,时间:截至2022年6月22日,SEEE碳中和指数以2017年6月30日为基日,指数2017年下半年以及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近四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收益率分别为9.65%、-26.51%、27.35%、68.61%、31.55%。指数历史收益情况不代表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估值处于相对低点
与此同时,当前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PE(市盈率)为24倍,处于指数上市以来的历史35.29%的分位点,安全边际较高,向上空间较大。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历史PE(TTM)
注:数据Wind 截至2022年6月22日
整体来看,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进一步丰富了绿色股票指数体系,为投资者进行绿色投资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投资标的,还提升了资本市场服务经济绿色转型升级的能力,支持绿色经济发展。所以说,“碳中和”不是一刮就跑的“风口”,而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长周期投资机会,对碳中和、碳达峰、绿色经济感兴趣的客官不妨关注起来。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本文链接:http://www.hainhha.cn/gp/1810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1442716096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