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门资讯

不开通网银能用支付宝吗(假如让马云重讲一次蚂蚁)



1

马云10月24日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的21分钟演讲,一石激起千层浪,当会成为中国商界年度最具争议和影响力演讲——如果他不再来一次的话。

去年马云也有一个说法产生过类似效应,即“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报”。

从996到1024,马云引发的争议越来越多,无论是来自年轻的码农还是年长的处长。这个财富顶端的人,在一些社交媒体上实际处在鄙视链下端。

如若不信,可以去看看他每次演讲后的跟帖或弹幕。

不开通网银能用支付宝吗(假如让马云重讲一次蚂蚁)(图1)

2

其实马云1024演讲的主要内容,过去基本都讲过。

不妨重温一下去年8月26日,他在重庆出席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时的演讲:

一、技术是发展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

二、中国的金融缺乏毛细血管。

三、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并没有那么大的风险。

四、现在很多政府都在设立数据局,我们最担心的是数据局未来也变成监管局,数据局应该是发展局。

3

听一下,和1024是不是很相似?

为什么类似的内容和类似的金句,去年波澜不惊,今年石破天惊?

因为时间、地点、背景不同。

这一次,是蚂蚁集团即将A+H两地上市,成为全球自有资本市场以来最大规模的IPO。万众瞩目的高光时刻,蚂蚁的实际控制人突然来了这样一篇好像压抑很久、劈头盖脸的讲话,当然会引起很多来自传统金融界的诟病,比如:

“披着高科技外衣,本质是超高杠杆的信贷,尤其是次级消费贷”;

“只鼓励客户消费,不提醒客户的偿债与利息承受力,是把隐患交给社会”,等等。

马云说自己是“金融的外行”,这话深具讽刺意义,让传统金融从业者五味杂陈。因为谁都听得出弦外之音——内行和过去在一起,外行才和未来在一起。

我向多位银行业者询问对马云演讲的看法。他们都承认银行存在弊端,特别是坐拥庞大资金,却让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自弹自唱,无助于实体经济发展。即使资金最后流到实体一端,由于链条过多,也加高了资金成本,加剧了借款人负担。

他们也认可蚂蚁的价值,即借助阿里的生态优势和技术的优势,能够更精确地识别借款人的风险特征,从而帮助合作的银行放款给很多需要钱、有还款能力、但以前得不到服务的借款人。这样也有助于他们提高储蓄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银行的收益。

他们更希望通过和蚂蚁的合作,实现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提升智能化的获客、产品设计、营销和风控能力。

但几乎所有人都说,马云的讲话很不聪明,缺少智慧,“后遗症”会很久。

他谈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但选了一个错误的时间,而且用了并不那么明智的方式。这就是马云的1024演讲。

4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让马云重讲一次,他该怎么讲?

我的建议是三讲。一讲感恩;二讲太极,也就是金融与科技、监管与创新、银行与蚂蚁之间如太极一般融合相济关系;三讲初心,也就是蚂蚁究竟在做什么,为什么。最后再释放一点敬畏感,尽管蚂蚁如日中天,但鉴于金融的全局性、外部性、周期性、波动性影响,如履薄冰是必须的态度。

先说为什么感恩。

截至上周收盘,阿里巴巴市值为8200多亿美元,蚂蚁即使按发行价估值也超过3100亿美元,合计11300亿美元。考虑到蚂蚁上市的价值抬升以及菜鸟网络、阿里云等资产的潜在价值,几乎可以断定,用不了多久(比如两三年),阿里系将成为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经济体。

目前世界市值第一的公司是苹果,上周收盘市值18600多亿美元。

如果将阿里系的市值按1.5万亿美元估计算,大致等于中国年度GDP的10%。

阿里系的源头,是1999年在杭州一个小区的三室一厅诞生、由18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年轻人创办的公司。15年后,完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IPO(阿里巴巴上市);19年后,完成了当年全球规模第二的IPO(香港上市);21年后,完成世界规模最大的IPO。然后,再几年,成为世界最大市值的公司。

这是全球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超越之前一切记录。再怎么骄傲也有理由。

但英雄造时势的另一面,也是时势造英雄。

时势之一:互联网。在互联网世界,纵然不能说绝对是赢家通吃,但网络效应和支配性影响力的正循环加强,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时势之二:中国。这里包括了中国制造、中国的基础设施、中国网民的数量等因素。

时势之三:制度与政策。包括资本市场的制度改革、创业创新的政策推动、私人数据管理的相对松弛。

我问的银行和国有支付机构的管理者说:“和蚂蚁比,我们才叫严格管制;和我们比,蚂蚁才是网开一面。”

一家外资资管机构高管对我说:“马云成功的一个原因是政府给了他探索的空间。也许是监管部门一开始不懂,所以不管不顾,也许是他们有意识留出缝隙,给创新一定的包容,也许是双方博弈的结果。总之,美国不可能出现阿里和蚂蚁这样无边界扩张的巨人,华尔街已越来越‘律师化’,美国的民意也对大资本、数字科技巨头越来越警惕。”

感恩,至少首先是感恩,这不可缺少。在如此的巅峰时刻表达感恩,更不多余。

5

接下来说说太极。马云一直打太极,但这次演讲很不太极,他讲的核

不要用治老年人的病的办法治年轻人。针对的是国际的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协议)。

不能用管理火车站的办法管机场,不能用昨天的办法来管未来。针对的是监管的条条框框。

不要用搞当铺的思想搞金融。针对的是银行。

不要从监管角度去找数字货币的方向,要从市场找,从需求找,从未来找。针对的央行数字货币。顺带说一句,如果央行数字货币未来大行其道,支付领域从双寡头到三足鼎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这“四不”有没有道理呢?都有道理。但太极是以圆化直,不是硬梆梆直来直去。

太极并不掩盖问题,但太极的说法大致是这样的——

巴塞尔协议很重要,但国际金融界也一直在研究监管的成本问题,以及可能带来的金融体系信用创造能力下降、流动性水平降低等问题,有研究就显示巴塞尔协议3可能推升各国信贷成本约60~80BP。

此外,巴塞尔协议是基于传统风险计量的方法,而数字金融模式在风险识别时,主要依靠的是全场景的行为数据和关系数据,使借款人的画像更丰满和精准。比如蚂蚁的AlphaRisk智能风控系统,通过风控模型的自学习、自进化分析,能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分析欺诈企图,并迅速制定对策,成效非常明显。对这样的系统所支持的金融服务,是不是可以考虑更加动态灵活的监管方法,而不是简单照搬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充足率要求?

关于被作为“当铺思维”代表的银行,太极的说法可能是——

银行在中国金融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蚂蚁和银行一直有着各种合作,在自身发展中也得到了银行的很大支持。

比如2010年的快捷支付,使得用户不用开通网银就能在支付宝页面完成支付,让支付成功率一下子从不到70%提升到95%,这就要感谢当时建设银行的领导。通过与银行合作,让用户的支付宝账户直接关联自己的银行账户,用户输入支付宝密码后,能直接从绑定的银行卡扣款。当时建设银行率先支持了这一创新机制。可以说,快捷支付起码让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加速了几年。

今天,蚂蚁和银行有更广泛的合作,共同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目前与蚂蚁合作开展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已有约100家,蚂蚁微贷平台上98%的资金也都来自银行等合作伙伴……

经济和社会的进化,往往都是由增量创新先推动的。但这种进化不像一个人换手机,有了新款就抛弃老款。社会是高差异的,因地因人而异,因此增量和存量之间会是长期并存、带动互动、各有其位、渐变演化的复杂过程。

所以,离不开太极的精神。

6

马云的1024演讲,最该讲、已经做了却没有讲的内容,是蚂蚁到底是什么,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如果说实现史上最大规模IPO的公司,商业模式就是监管套利和高利贷,那就完全搞错了基本事实,“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在蚂蚁旗下,支付宝有10亿用户,有差不多5亿用户和超过2000万的小微经营者用过阿里小贷、花呗、借呗和芝麻信用分,有超过6亿人用过余额宝、帮你投和蚂蚁财富,3000多万人用过好医保,1亿多人用过相互保。

在无比庞大、表面样样俱全的传统金融服务业之外,竟能长出这样的大森林,只能说明,原来我们自以为完备的金融体系,其实际覆盖能力、真实服务能力,太残缺不全了。

无数经常被忽略、不受“正规金融”待见的草根人群,那些如同蝼蚁的沉默的大多数,汇聚成蚂蚁的坚实底盘。在他们无数次的“扫一扫”之中,蚂蚁积累了数据,对他们建立了信任,当他们需要时毫不犹豫地给予信用支持。

为无数用户提供的服务和解决的问题,定义了蚂蚁的价值。

因为阿里和蚂蚁,带动了千万级规模的相关就业,无数人通过就业和创业找到了尊严、光荣和时代感。在贵州铜仁的万山区,从山里迁出的贫困人口,通过一根网线,每天在电脑上做数据标注,加入到人工智能视觉识别的行列中。也许这是很初级的工作,但他们也在努力地和时代衔接。

因为阿里和蚂蚁,中国的网购在社会零售中的占比比美国高1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C2B的反馈速度更快,供给侧的效率更高;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供应链金融中的“萝卜章、假合同”迎刃而解,金融机构基于真实合同也敢于放款了。

所有觉得监管就是天经地义的人,请多多倾听被监管者的心声,特别是他们服务的对象的心声。

7

2019年5月,一次务虚会上,阿里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停车场一定要有杆呢?”

停车杆的存在影响着车辆进出的速度。但几乎所有的停车缴费方案中,前提都是停车杆天经地义的存在。若没有杆,若不停车,如何收费呢?最终的答案是:只要停车场的入口安装有摄像头,记下了车牌号,车牌号又和支付账号绑定,便可以自动实现扣款,停车杆就毫无意义了。

从马云创办阿里巴巴开始,他一直在打破。这只是一个稀松平常的案例。

打破过去的路径依赖,打破依赖着过去路径的既得利益,打破常规思维的习惯,不容易;做出用户真正欢迎的好产品好服务,证明“打破”的价值,更不容易。

无论破还是立,马云和阿里、蚂蚁都努力去做了,借互联网之天时,借中国之地利,以人为本,敢破,能立。最后让每个人自己去选择。

阿里和蚂蚁能成为独一无二的垄断者吗?这是一个很大的担心,但市场经济下永远有竞争,有老对手,有新一代的挑战者。更重要的,监管是永不消失的电波,无论你想与不想,它都会向你发出声音。

马云,这个伟大的,有着无限思维的改变者,和我们同在一个时代,也改变了我们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幸运。尽管他那不遮不掩也遮掩不住的残缺,总是让人留下遗憾。

(作者系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秦朔朋友圈创始人)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有删节。

本文链接:http://hainhha.cn/rm/980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1442716096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