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门资讯

应收账款转坏账怎么做?



应收账款确认收不回了,要做坏账处理。之前没有计提过坏账,坏账和成本相关分录如下:

企业确认坏账损失有两种方法。

一、备抵法

1.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注:信用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损失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它与资产减值损失反映的情况一致,只是对应的事项不同。应收款项减值对应信用减值损失,存货和固定资产等减值对应资产减值损失。

“信用减值损失”是损益类账户中的“费用、损失”类,损失增加记借方,冲减或结转时记贷方,期末结转后无余额。计提坏账准备,就是预先将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失中,信用减值损失增加,记借方。

2.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3.冲销的应收账款又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二、直接转销法

坏账损失的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损失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这种方法核算简单,不需要设置"坏账准备"科目。

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对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等,就是采用直接转销法。该方法不符合谨慎性原则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一般不会采用。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直接转销法的会计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应收账款

注:后期如果冲销的应收账款又收回时,则做上述的红字发票。

三、坏账损失与销售成本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确认应收账款时,收入与成本都已经确认了。然而,在后续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时候,就不存在成本的问题了。在会计核算时,无论是执行旧收入准则还是新收入准则,都需要判断是否满足收入确认标准。如果不满足收入确认标准的,则会计核算就不能确认收入,按照配比原则成本也不会确认。例如,销售方已将货物发送给采购方,但采购方突然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如地震等),其支付货款的能力可能存在问题。根据“谨慎性原则”,此时不能确认收入,而只能将该笔业务确认为“发出商品”。

借:发出商品

应收账款-XX(如开票,对应的税额)

贷: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如果采购方后期破产倒闭,货款确实无法收回的,则直接确认为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贷:发出商品

应收账款-XX

另外,实务中部分中小企业操作不规范,存在采购方没有付款或索要发票时,会计核算没有确认收入,同时税务方面也没有依照税法规定申报纳税。对于这种情形发生坏账损失的,首先要弥补计算缴纳增值税,然后再按照上述的坏账损失直接转销处理。

本文链接:http://www.hainhha.cn/rm/1479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1442716096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