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宣布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会带来哪些影响?
要弄明白这一点,我们得先说说央行的货币发行机制。
我国是二级银行机制,第一级是央行,负责印钱,第二级商业银行,负责流通。
所谓印钱,纸钞只占很小部分,大部分只是系统里的一个数字。
根据什么印钱呢?
2016年之前,我们太老实,货币发行只有一种方式,就是外汇占款。
什么叫外汇占款?
你有1斤米,1美元1斤,卖给一个美国人,他给你1美元。
这1美元就是外汇。
这里面有少量纸币,称为现钞。
但绝大部分只是现钞在银行“汇总”形成的数字,因此称为现汇。
2012年之前,我国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也就是个人和企业不允许持有外汇。
赚到的外汇,都要存入商业银行,再由央行根据汇率用等值人民币购买。
于是,这1美元就成了你借给央行的资产,同时央行发行7元人民币,相当于给你打的借条,形成负债。
这么一来,市场上就多出了7元人民币,实现了货币增发,也就是印钱。
因为这些钱都是通过外汇兑换来的,因此称为外汇占款。
可如果印钱全靠外汇占款,那央行实际上不就没有货币发行权了吗?
人民币变成了美元的跟班,被人调侃为影子美元。
其实这种机制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
改革开放之初,一穷二白,完全没有货币管理经验。
为了保持货币稳定,才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外汇就相当于你从别人家赚的钱,拿回自己家。
家长强制把这些钱收起来统一保管,然后给你发自家钱。
你赚多少外汇,我就发多少自家钱让你花。
量入为出,再加上外汇管制,这样一来,基本保证了货币稳定,包括汇率稳定,以及减小通胀通缩。
虽然简单粗暴,但事实证明行之有效,人民币保持了20多年的稳定。
那为什么2016年又要改革呢?
因为中国GDP已经接近美国,甚至按照价值产出口径计算,或者按照购买力计算,都已经超过了美国。
中国创造的价值大,大家都来中国买东西,为啥非得用美元,用人民币不好吗?
美国印钱,调整利率,从来只考虑自己,通过美元潮汐,满世界吸血,可不考虑你的死活。
既然如此,中国自然希望摆脱美元,用人民币做买卖,这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初衷。
2016年开始,央行发明MLF等货币工具,在外汇占款之外,开拓出了第二条货币发行之路。
MLF,俗称“麻辣粉儿”,官方叫中期借款便利,实际上就是再贷款。
商业银行把优质债权抵押给央行,央行发行等值人民币贷款给商业银行。
这样一来,市场上的钱不就多了吗?
到期之后商业银行还给央行贷款,拿回抵押的债权。
这个贷款有利息,而且要求优质债权抵押,因此商业银行不会乱借,有需求,能赚息差他才借。
如此一来,利用市场机制保证了货币供给的有效和稳定。
中国一共发行的储备货币将近30万亿,外汇占款仍然是大头,有20多万亿,MLF等方式毕竟时间短,发行量在几万亿。
印出来的钱有两种,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一种叫“货币发行”,另一种叫“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主要就是“存款准备金”。
货币发行就是印出来的纸币,以及银行的库存现金,总数不多,也就几万亿。
纸币在市场上流通,或者被放在银行,没有进入存款,随时准备花,这些统称M0。
银行库存现金不会流通,只是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都是小头儿,大头儿是剩下那个“存款准备金”。
什么叫存款准备金?
假如你存银行1元,银行要给你利息,同时他也要把这笔钱贷款出去收别人利息,才有钱赚。
但如果它把1元全贷出去,等你要用钱,去银行提款,它就没钱给你,因为都借给别人了嘛。
一旦一个人取不到钱,往外一嚷嚷,说银行没钱了,别人听说,是不是也怕自己的钱没了?
于是大家都抢着去银行取钱,出现了现金挤兑。
这是致命风险,央行不能放任不管。
为了防止它发生,央行要求商业银行不能把所有存款都贷出去,要留一小部分,例如10%作为准备金,防止挤兑。
也就是你存1元给银行,银行扣除10%准备金,只能贷出去90元。
假如A贷到了这90元,一时半会儿花不出去,又存入银行,银行又多了90元存款,留下10%准备金,又可以贷出去81元。
以此类推,理想情况下,银行最多能贷出去多少钱呢?
等比数列,不难算,首次存款除以准备金率,也就是1元。
可以看到,产生了最大10倍的杠杆,因此“存款准备金”被称为“高能货币”,产生乘数效应。
请注意,这部分钱背后没有外汇,只有国家信用。
换句话说,这些钱就是凭空创造出来的,最多国家说了句“信我”。
当然,中国还好,毕竟大部分钱的背后还有外汇支撑。
美元,1%都是国家信用,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有机会再讲。
回到这个问题,假如银行顶格发贷款,1存款,发放了1贷款,准备金率10%,准备金1。
那么如果央行“降准”1%,银行就会释放10元准备金。
反过来看,这10元准备金还在准备金账户,因此银行可以多发放“多余准备金除以新准备金率”,10除以9%,约等于111元一次贷款。
一次贷款出去的钱又被存回来,再二次贷款,根据乘数效应,最终可以撬动12元新增贷款。
中国存款总规模将近3万亿,准备金率在低位,7%到8%左右,准备金总额20多万亿。
如果降准0.25%,根据上面公式,理论上将增加3%到4%的一次贷款,也就是大几千亿。
但是因为乘数效应,最后理论上可以放大到几万亿,都是市场上凭空出现的钱。
反过来,如果升准,市场上也会减少几万亿流通空间。
央行就是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货币量的。
当然,这是理想情况,现实情况就复杂得多。
人家贷款未必存回来。
你想带给人家,人家也未必要。
所以,这个乘数永远不可能达到理论最大值,而且大小不可控,市场说了算。
央行只能根据市场数据,及时调整。
所有这些钱,统称为M2,也就是广义流通货币。
M2包括M1加上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以及证券保证金。
M1则包括M0加上单位活期存款。
M0则是流通中的现金,包括现钞,即纸币,和现汇,即银行账户里随时能花的活钱儿。
看得出来,M0的流动性最好,随时想花就能花。
M1次之,单位活期存款想要花,需要内部审批流程,动辄几个月,并不是想花就花。
M2就是最广义的货币了,什么样的流通性都包含进来了,证券账户保证金这些,也算在里面。
这三个里面,能够形成消费的只有M0。
或者说,M1和M2想要形成消费,都要先转化为M0。
这个好理解,付款都得是现金,没人拿存单买东西。
但是央行通常并不能直接影响M0,而只影响M2。
但M0才影响通胀率。
央行无法直接影响M0,也就无法直接影响通胀率。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能直接影响,像美国那种,直接往居民银行账户打钱,就可以影响M0,直接刺激消费,从而增加通胀。
但在中国,就未必行得通,钱发下来,没准儿转头人家又存定期了。
所以,中国很多地方采用了发购物券的形式,只有你消费了,这笔钱才补贴给你。
除了这种极端方式,央行想要影响M2到M0的转化,最常用的手段是利率。
这个好理解,利率高,大家喜欢存钱,利率低就不喜欢存,负利率,理论上就都不存了。
但这招儿也不是1%管用,像日本已经超低利率,甚至负利率很多年,可M0就是转化不过来,大家就是不消费,通胀始终起不来,一直面临通缩风险。
因为M2中,除了存款,还有证券保险这种蓄水池。
降准也好,降息也罢,逼出来的贷款,很多进了股市债市,就是不向M0流通。
其根源还在于社会预期。
企业预期不赚钱,自然不会把贷款投入生产,不如在M2里面转,吃吃息差,炒炒股。
再向下追溯,回到个人预期。
大家都预期通缩,自然就不会花钱,等明年物价更便宜了再买,不香吗?
结果通缩更严重了。
反过来,大家预期通胀,自然没人存钱等着贬值,取出来都花了,物价自然要涨。
结果通胀更严重了。
这种预期一旦形成,便如瘟疫般蔓延,政府很难干预。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了,为什么通胀和通缩都难以控制?
因为央行只能间接影响M2,也就是货币供应总量。
但由于乘数效应,微小的降准,可能撬动巨大的货币增量。
而这个乘数政府无法控制。
同时,政府无法影响M2向M0的转化。
货币量再小,一旦大规模转化为M0,一样会产生通胀。
最后也是最玄的,就是社会预期,一旦预期通胀,就会形成踩踏,根本遏制不住。
再加上一开始提到的供需关系,就更加难以控制。
以上还都是内部原因。
另外,还要考虑外部原因造成的输入性通胀。
毕竟全世界都在做生意,别人那儿涨价,你出口就多了。
出口多,留在国内就少。
国外东西贵,大家不买不进口,都买国货,但国货又都出口了,于是国内跟着涨价。
或者本国货币贬值,相当于产品降价。
出口多了,赚的钱多了,在国内消费或者投资,国内的钱也多了。
或者国外原材料涨价,国内上产成本提高,也要跟着涨价。
这些都会造成输入型通胀。
内部外部,供需、货币、输入型通胀,哪个控制不好,都会崩盘。
这事儿简直太有意思了,后面陆续聊吧,感兴趣就关注一下。
本文链接:http://hainhha.cn/rm/1433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1442716096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