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

茅台2024年十大科技成果亮相,合成生物学助力打造“中国酿造”绿色方案新高峰末代皇帝溥仪大婚现场,婉容长得确实漂亮,但吸食鸦片后不忍直视

3月20日,2025年春分论坛合成生物学创新与发展大会在茅台大酒店盛大举行。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媒体代表等齐聚赤水河畔,以“生物智造”为钥匙,开启了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的对话,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灵感。

本次大会汇吸引了众多业界精英与学术权威的参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朱永官,中国轻工联合会党委副书记王世成,以及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总工程师李宇等行业领导悉数出席。同时,茅台集团的高层团队到场,包括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白酒酿造技术导师季克良,以及集团领导段建桦、万波、刘刚、涂华彬、王晓维、刘世仲,外部董事张瑞彬、郭献忠、刘杰、白敏等。此外,深圳理工大学张先恩院长、清华大学陈国强主任、上海凯赛生物杨晨副总裁等,以及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所、大连化物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代表出席活动。

茅台科技创新正当时,合成生物学技术承载酿酒基因

合成生物学,作为解码生命规律的钥匙,正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跃迁的核心引擎,它连接着传统与未来,是两者共生的密码。

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预测,至2025年,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领域的经济价值将攀升至1000亿美元,且未来全球60%的物质生产或将依赖于生物制造。这一技术通过基因编辑、代谢路径优化等手段,引领着原料可再生、生产过程清洁化的新型生产模式。

白酒酿造,本质上是一个复杂微生物群落代谢精密协作的过程,是合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白酒行业的标杆——贵州茅台而言,合成生物学技术不仅承载着守护千年酿造基因密码的使命,更肩负着开辟传统产业未来赛道的重任。

在茅台集团2025年度科技创新工作会上,以“体制机制改革释能,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为主题,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指出,科技竞争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重塑格局的赛道。面对举国创新的背景、汹涌而至的科技浪潮以及传统产业的科技赛场,茅台必须思考三个核心问题:作为民族品牌,能为国家做些什么?是否做好了迎接科技变革的准备?如何永葆在行业的领军地位?张德芹还表示,茅台必须牢固树立科技创新意识,积极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始终保持归零心态。

基于此,茅台等白酒企业正积极把握合成生物学等前沿科技,旨在通过这些技术的融合与应用,为企业的科技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茅台拥抱合成生物学!4T体系助力绿色转型

在当前白酒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的背景下,白酒企业积极探索前沿技术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其中,贵州茅台在微生物研究领域的深厚积淀引人注目。

历经60余年的实践探索,茅台已构建起涵盖曲粉、窖泥、环境等多生态位的全球独有酿造微生物资源库,为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底盘细胞筛选与代谢路径设计资源。特别是在茅台镇15.03平方公里的核心产区,茅台集团通过“1+M+N”科技创新体系,联合中科院微生物所完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白酒酿造微生物基因组测序,揭示了1946种微生物的存在,并精确定性了1262种风味物质,9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提升了关键功能菌株的筛选效率。

在此次合成生物学创新与发展大会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发表了题为“春分启新元,合智创未来”的分享。他提出了三点核心见解。

董事长张德芹致辞

首先,茅台强调对自然与传统的敬畏,依托现代科技深入探索传统酿造工艺中的微生物奥秘,构建了协同、配合、平衡的“时空法”体系。通过持续探索酿造微生物的多元互作关系,茅台不断完善工艺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将自然馈赠转化为永恒品质的科学基石。

其次,茅台积极拥抱合成生物学技术,挖掘菌种资源,开发合成模块,并探索产业应用场景。依托IT(信息技术)、BT(生物技术)、FT(食品技术)、MT(材料技术)的“4T”创新体系,茅台将前沿科技深度融入ESG战略实践,通过技术突破带动产业链绿色升级,加速自身绿色化转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酿造”的绿色方案。

最后,茅台以开放姿态链接技术、资本与市场,促进传统酿造与生物科技的共生共荣。通过积极支持青年合成生物学创新大赛、培育跨学科人才,以及通过产业基金战略投资合成生物创新企业,茅台探索构建全链条生态,实现产业链价值共创。茅台愿以“千年匠心”为基石,以“合成生物学”为翅膀,成为绿色发展的先行者和开放生态的共建者。

合成生物学正加深茅台“新”护城河,推动跨领域技术创新

茅台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持续深耕,正不断筑牢并拓宽其竞争优势,构建起更加稳固的护城河。

一方面,茅台通过深入解析酿造微生物的互作机制,实现了对风味物质生成路径的精准调控,进而推动了基酒品质的标准化和提升。具体而言,茅台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对酵母菌株进行定向改造,提高了特定酯类的合成效率,使得酒体风味更加稳定和一致。

另一方面,在新兴市场的布局上,茅台依托其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库,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将稀有菌种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进一步拓展了价值增长空间。

茅台集团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战略布局与其多元化发展路径,体现了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作为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家,现任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的王莉认为,白酒酿造是本质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合体,一方面要通过合成生物学等先进的技术手段,解析微生物的酿造密码,不断诠释技术背后的科学本质。另一方面要把对科学层面的认识转化到生产酿造实践中。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的王莉

王莉指出,茅台将借助合成生物学技术,解析酿造微生物的未知物种、基因及酶系统,阐明其协同机制与代谢功能,实现生物资源的利用。此外,茅台将开放产业应用场景,为生物科技、数字科技及AI等新兴技术提供产业化、商业化验证平台,形成双向赋能的生态模式,推动跨领域技术融合创新。

茅台十大科技成果隆重发布

会上,还重磅发布了2024年度茅台十大科技成果,彰显了茅台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创新实力。具体包括:成功构建首张酒用高粱基因组遗传图谱,为酒用高粱的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构建酱香型白酒制曲小麦评价与选育关键技术研发体系,提升了制曲小麦的品质;首次构建高温大曲蛋白质组解析技术体系,揭示了高温大曲的蛋白质组成;多维度揭示茅台酵母菌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为酵母菌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成功研制白酒关键化合物快检原型机,提高了白酒质量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挖掘酿造环境极端微生物在大健康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拓展了微生物资源的应用范围;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提升了茅台的智能化水平;业财一体化平台顺利上线运行,提高了茅台的管理效率;持续开发新产品,丰富多元产品矩阵;《茅台酒酿造技艺原理与实践》新书发布,致敬季克良六十年匠心,传承和弘扬了茅台的酿造技艺。

这些成果是全体茅台工作者的结晶,为传统酿造向现代生物制造的转型开辟了通道。张德芹表示,面向未来,茅台期待与各界一道,共建合成生物学产业生态圈,将微生物资源的“基因宝库”转化为人类共同财富,让东方酿造哲学与合成生物技术相结合,共谱文明新章。

本次合成生物学创新与发展大会,向公众展现了白酒行业积极拥抱生物科技,谋求创新发展的蓬勃态势。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认为,国内酒业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合成生物学等生物制造关键技术的突破,科技未来将改变酒业的发展规律,茅台结合合成生物学开展的科研探索,不仅推动自身的转型升级,也为白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本文链接:http://www.hainhha.cn/gp/3129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1442716096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