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重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曾有一个漫长的历史时光,它是四川的一部分。重庆和四川的历史关系却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段充满曲折和分合的历程。下面将通过历史的镜头,和大家聊聊四川和重庆之间的这段特殊关系。
四川和重庆地理相邻,共同被誉为"巴蜀大地",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四川盆地。在古代,成都平原孕育了古老而神秘的文明——古蜀文明,这个辉煌的文明创造了宝墩文化、金沙滩文化和三星堆文化。虽然古蜀国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蜀"字作为对四川的代称至今未曾改变。最早,"蜀"字出现在甲骨文中,它的本意是"野蚕",与蚕虫的传说或许有关。
相较之下,重庆位于嘉陵江流域,早期是一片沼泽地,在春秋时期才逐渐形成适合居住的盆地。重庆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可以追溯到巴国,这使得重庆也被简称为"巴"。巴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江上游,直到春秋晚期,他们才迁徙至重庆一带。"巴"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原义是蛇,《说文解字》中提到:"巴,虫也。或曰食象蛇。"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巴国的祖先是伏羲的后裔,而伏羲本是人头蛇身,以蛇为图腾,因此巴国成为了一个以蛇为图腾的民族。
然而巴蜀的历史并非和谐相处的长久合并,而是充满了战争和分裂。在公元前316年,蜀国进攻了苴国,苴侯逃到了巴国,请求秦国的援助。秦国随即派遣司马错进攻蜀国,从而结束了古蜀文明的历史。紧接着,秦军连续征服了苴国和巴国,将整个巴蜀大地纳入了秦朝的版图。此后,秦国设立了巴蜀二郡,统一管理这片富饶的土地,巴蜀的粮食也为秦国的统一战争提供了充足的支持,成为了全国的重要后方。
在乱世之际,巴蜀地区成为了逃难之地,同时,巴蜀的军阀也在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崭露头角,形成了"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的说法。从秦朝灭亡后,汉朝崛起,刘邦正是以巴蜀为根据地开始了他的事业。在汉朝时期,巴蜀地区延续了巴蜀二郡的行政划分,随着时间推移,增设了新的郡,如广汉郡、犍为郡、越雟郡。汉武帝时,西南地区设立了益州刺史部,而巴蜀二郡都在益州刺史的监督下。
然而东汉末年,巴蜀地区再次陷入分裂状态。刘璋率领部队掌握了益州,随后刘备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西晋统一不久,李特在巴蜀建立了"成汉"政权,直到40年后才被东晋所灭。东晋时期,又有谯蜀政权相继崭露头角。
南北朝时期,巴蜀的割据政权虽然不复存在,但成为了南北朝争夺的焦点地区。历史上,北方王朝通常会在巴蜀地区取得突破,然后以巴蜀为基地,沿江而下,破坏南方的长江防线,最终攻破南京或杭州。这一模式在秦灭楚时已经出现。到了南北朝时期,魏周政权成功夺取了巴蜀,使得南朝无法守住阵地,最终被隋朝所灭。
需要注意的是,在南北朝时期,巴蜀虽然出现了割据政权,但行政区划依然保持并列状态。这一模式在唐朝得以延续。唐朝划分了多个道,其中成都平原划为
剑南道,而嘉陵江流域和三峡一带则划为山南道。后来,这些道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剑南道分为东川节度使和西川节度使,山南道也分为山南西道和山南东道。巴蜀地区在这一时期仍然保持了分立的局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巴蜀的割据性质变得更加明显。南宋时期,蒙古频繁入侵巴蜀,试图破坏南宋的长江防线。为了有效组织巴蜀地区的抵抗,南宋政府建立了四川宣抚、制置和总领等机构,对行政、军事和财政进行了协调管理。这些措施仅在战争期间临时实施。
元朝灭亡南宋后,大规模行省制度开始实施。行省的辖区较之前的道更大,一个省下辖多个道。巴蜀地区的四路在这一时期合并为了"四川行省"。这是巴蜀历史上首次实现行政区划的合并,"四川"也正式成为了行政区划的名称。
巴蜀地区的历史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元明清三代,四川省的面积不断扩大。在元朝时期,四川仅包括四川盆地的一部分,而其北部的汉中已划归陕西,实际上巴蜀地区的利州路已经消失。明朝时,将黔地的播州宣慰司划给四川省来管理,增加了四川的领土。到了清朝,康熙和雍正将康区的大部分土地划归四川省,以确保四川能够控制康区并保障通往西藏的道路畅通。这使康区成为了清朝控制西藏的重要跳板,而四川成为了后勤保障地。这些被划入四川的康区现在被称为"川西"。
雍正帝在"改土归流"政策中,为了使贵州的版图更加完整,将遵义划归贵州。遵义曾隶属四川长达127年,直到1727年。而重庆从元朝开始一直是四川省的一部分,整整7多年,直到1997年之前。
本文链接:http://hainhha.cn/bk/96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1442716096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